湖北人事考试网(http://hb.hzgwyw.com/)将及时更新湖北政法干警、湖北公务员、湖北事业单位等招考资讯,考生敬请关注【湖北事业单位考试交流群:104680819】,咨询电话:027-87448808
2016年度随州市市直事业单位考试工作已启动,全市26个市直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29人。此次考试报名为现场报名,报考人员登录随州市人社局网站下载报名表,填写一式两份,到招聘单位及主管部门现场审核报名,报名时间为2016年4月20日8:00至5月13日17:00。
各主管部门于2016年5月20日到市人社局领取准考证,报考人员于5月23日、24日到报考单位领取准考证。
笔试时间科目:2016年5月28日上午8:30-11:30,科目为《综合应用能力测试》、《基本素质测试》,共180分钟。
2016年各省公务员笔试已经结束,接下来考生们就要积极准备面试了,华政特为大家总结了2016年公务员面试热点:黄山市恢复老名字徽州,你支持吗,希望可以帮助考生们顺利备考。
面试热点相背景
安徽黄山市要不要更名为徽州,最近引起热烈讨论。先是《人民日报》刊发评论《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》,文章称,慎重更换地名,就在于对地名有情感。像“徽州”(今黄山市)这样重要的历史地名,不妨考虑恢复。随后,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起网络投票:“黄山市恢复老名字徽州,你支持吗?”截至当天投票结束,14973人参与,其中71.4%的网友选择“我要老地名,要敬畏文化,敬畏历史”。
日前,人民日报刊发题为《 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》一文时提及,地名承载丰富的文化信息,接续千百年的情感传承,“是一条回家的路”,“像‘徽州’这样重要的历史地名,不妨考虑恢复。”昨日,黄山市民政局局长朱学军就此接受安徽当地媒体采访时称,更改市级名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,民政部门将深入调研,尽早提出建议。(4月15日《新京报》)
面试热点独家解析
@京华时报王石川:关于改名,我的观点是,既不能随意乱改,也不可奉行顽固的文化“保守主义”立场,认为所有名字都不能改。从历史上看,一些地方也是几易其名,而且有些地名改得还不错。比如,广陵改为扬州,“一曲广陵绝天下”固然蕴藉内涵,“烟花三月下扬州”也别有韵味。此外,有的改名也确使当地声名大噪,比如四川灌县改名都江堰市、福建崇安县改名武夷山市。而有些地名更改则不伦不类,甚至有搞封建迷信之嫌。具体到黄山市是不是改称徽州市,不妨多听听当地民众的意见。调查显示,不少人认为“改不改并不重要,关键是把传统文化传承好”,还有人认为“新地名也用习惯了,再改回去劳民伤财,没必要”,这也是民意的一种呈现,不可不听。简言之,不能乱改名,也不能瞎折腾。尽管“名不正,则言不顺;言不顺,则事不成”,但不必在名头上过于用心思、耗力气,如果物阜民丰、百姓安康,新名字同样能够叫得响。
@人民网蒋萌:名字就是一个称谓而已。迷信“姓名学”,可能陷入误区。有人可能会说,老地名有文化与历史底蕴,改回老地名是一种有格调的回归,重拾“历史名片”将名利双收。继承历史与开创未来,本不矛盾。但过分希望“复古”,也说明对现实与创新缺乏自信。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搞得多了,人们也开始腻味,一些功利性的复古文化,透着一股赤裸的铜臭味,旅游者与消费者已不会轻易买账。我们大步向前,确实不该忘记从何处出发。然而,社会发展的核心仍然是向前与创新,而非抱残守缺与走一步三回头。具体到地方改名,无论是“返祖”,还是“换洋气名”,都可能演变为折腾。脚踏实地,苦练内功,发展经济,改善民生,比总琢磨起啥名字要有意义。
@钱江晚报:大部分的改名,都受经济利益驱动,比较典型的做法是用景区或者特产取代原有城市名,目的是为了扩大景区知名度,发展经济。安徽徽州更名为黄山、湖南大庸更名为张家界、四川南坪更名为九寨沟、云南思茅更名为普洱等,这些更名,从短期经济效益上看是成功的,但失去了地域文化的灵魂,使得传承没有落脚的地方,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,是得不偿失的,使得我们成了没有文化的经济动物。
胡乱更名,经济利益驱动也许只是表面原因,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缺乏文化自信,总觉得自己的名字不好听,土气,一定要弄一个“高大上”的好名字。荒唐如张家界景区,本已闻名天下,却因一部《阿凡达》电影走红而将最着名的南天一柱,更名为“哈利路亚山”。值得肯定的是,有关方面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问题。
其实,地名除了作为名称标识之外,千百年来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历史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民族文化、地域文化的承载标志。应当像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,尊重我们的地名,保护我们的地名,不能也不应该让那些积淀着共同文化传承的地名从我们这一代消失。这不仅仅事关区域标识,也事关传统文化的自信与振兴,更能让海内外所有中国人在寻根的时候,找到乡愁的寄托之所。
@国际在线黄杰:众所周知,地名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与当地的自然地理、传统和文化相连,具有一定的稳定性。正如一些专家指出,一个地名,无论是赫赫有名还是默默无闻,都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,是长时间积淀的结果。如果仅图眼前的“名山效应”“名景效应”就轻易改掉,恐怕是热闹一时,损失长远。一个经常被人提起的例子,就是“徽州”更名为“黄山”,其丧失的不仅仅是深厚的徽州文化的象征意义,而且形成了黄山市、黄山区、黄山三个让游客不知所以的地名,游人们指责黄山地名混乱,一些不知底细的游客们到黄山市区之后,才发现黄山风景区还在近百里之外,不得不打起行囊继续奔波。可见地名更改是一件慎重的事,改得不好会适得其反。
其实对于一个区域来说,经济社会发展是人、政策、资源等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。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将长远的发展与眼前利益有机结合的发展规划、科学有序的开发机制、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和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竞争秩序。人们了解、喜爱一个地方,不光是看重它的“名”,更重要的是钟情于与“名”相匹配的悠久的历史、丰富的文化、发达的经济、良好的环境等方面。正如一种商品,无论是老品牌还是新商标,是不是为人们所接受和熟悉,说到底取决于它的内在质量。对于地方来说,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扎扎实实搞好各项事业上,这才是聪明之举,才是发展正途。
@东方网罗瑞明:徽州是历史地名,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,说起徽州自然就会想到“徽”文化。但黄山也同样有其的特色,黄山是世界着名的旅游景点,说到黄山自然会让人联系起黄山奇特的山、特有的景。尊重历史,传承文化固然重要,但未必改地点就是尊重,就是传承。地名不同于商标,不能想改就改,更不能当作猎奇,今天这更吸引人就改这,明天那更吸引人就改那,因有其的固定性和习惯叫法。如果可以随意更改,全国历史上有名气的地名多的是,有些比徽州的名气还要大,如历史上的长安现在叫西安是不是也要改?
其实,一个地方知名度高否,不在于名称,不管其叫什么,其的地理位置不变,历史文化也是客观存在“万变不离其宗”。要获得社会和经济效益,不是靠变动地名谋取,而是靠经济实力,提升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,以质取胜,到当地旅游或者投资者不会因为改个名人数就增多,也不会不改名而减少。承载文化信息并非须刻意去追求,地名再改也只是形式,而刻意的恢复所需的成本与实际效果难成正比,与其这样,还不如将改名的钱用在文化发展上,丰富公众的文化生活,此种实打实的文化实惠远比改个名字强。
,在近30年内,我国有超过6万个乡镇和40多万个村的名字被遗弃。其实,地名不只是地名,它往往承载着人们的情感记忆和当地的人文历史信息,更蕴含着一个地方乃至整个国家的传统基因和文化密码。故而这些地名不会因政权的变迁与朝代的更替而轻易更改,这也是中国的千年文明能够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。
然而,现如今,某些地方政府为了种种原因频繁更改地名,典型的列子就是,将徽州更名为黄山,殊不知,这种做法既丢掉了传统,也割断了文脉,是舍本逐末的短视之见。这更是让一些蕴藏文化底蕴、象征精神图腾的老地名,葬送在历史的长河里。由此可见,整治地名乱改顽疾,刻不容缓。
那么,如何有效约束乱改地名的现象呢?这就需要运用法治思维来解决问题。面对目前野蛮无序生长的乱改地名怪象,相关部门或政府官员必须秉承法治思维,审视自身的更改地名行为,自觉将其纳入法治的规范轨道。同时,监管部门也要以法治思维,对其任性更改地名之举“当头棒喝”。如此,地名管理中的“贪大、媚洋、求怪”乱象才能被有效遏制,地名承载的历史文化底蕴才不至于被人为损毁。
相关链接:
17年国家公务员面试课程 | 17年国家公务员笔试课程 | |||||
武汉总部: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大道941号武钢党校6楼 | ||||||
联系方式:027-87448808、13260555580 | ||||||
QQ 群:湖北公务员交流群(488086411) 湖北事业单位交流群:467679242 | ||||||